当前位置: 首页 > 地方信息

宝兴县永富乡中岗村抗击山洪泥石流纪实

2013-08-28

 
物资运送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通过临时便道,前往中岗村13

8月24日晚8时许,宝兴县永富乡中岗村12、13、14组所在的出居沟、中岗沟相继出现暴雨险情,数百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凭着高度的警惕感,在及时上报险情的同时,乡村组干部立即赶赴现场,通过挨家挨户通知,或手机、对讲机等方式,在更大的泥石流险情到来之前,将危险区域内的数百名群众提前疏散至安全地带。

惊魂一刻

险情在暴雨中不期而至

“中岗村12组下大雨了,沟内水位明显上涨。”“中岗村13组、14组开始下大雨,而且雨势有越下越大的趋势。”24日晚8时许,永富乡值班人员先后接到了中岗村多个村组上报险情的电话。

不敢有丝毫懈怠,当日值班的永富乡副乡长张利立即组织5名乡干部一同前往出居沟和中岗沟查看险情。作为第一批先头部队的他们在到达中岗村12组所在地出居沟沟口时发现,沟内滚落的泥石在将涵洞堵塞后,已开始漫过公路。在留下3人进入出居沟疏散群众后,余下2人则立即返回乡政府组织防汛工具,并汇报灾情。

“沟内已出现泥石流,而且一波比一波来得更猛烈,上游极有可能已出现堰塞湖,情况危急。”也就在他们准备再次出发时,受灾村组纷至沓来的电话中也字字带着急迫。

晚上9时30分许,作为第二梯队的永富乡干部再次来到中岗村12组。此时,从观音岩通往该组的公路已几乎被泥石流所覆盖。

“李家河坝就在出居沟出口下方,是最危险的地带,必须立即将所有村民撤离至安全地带。”由于道路已被泥石流中断,所有人下车后,立即前往最近的庙子岗山坡下,疏散位于不愿撤离的村民。

事后核实,居住于此的所有13户农房,除2户属于“站立的废墟”外,其余11户房屋直接被冲毁;居住在沟内的34户房屋,也有超过一半不同程度受灾。同时受灾的13组和14组,虽然房屋损毁程度相对较轻,但因其中一个堰塞湖体位于13组上方,也给当地村民带来较大威胁。

抢险自救

搭起小桥砍出便道接通水源

25日凌晨,当持续近4个小时的大雨终于停下后,中岗村12组所处位置温度也降到17摄氏度左右。阵阵山风吹来,让早就被淋透了的村民们在夏日里感受到了寒意。

为了取暖,靠着庙子岗坡顶小庙内仅存的一些木炭,乡组干部和村民们一同捡来了淋湿的木材,放在炭火上烘烤。这一夜,在此避险的所有人相互依靠着,一夜未眠。

“哪个愿意从姚家山砍出一条便道,接庙子岗的人下山?”早上9时许,中岗村12组组长王江喊了一句。已58岁的李朝贵当即自告奋勇,与另一名村民背上干粮出发了。凭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,两人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在湿滑狭窄的山坡上,砍出了一条通往庙子岗的便道,确保了在该处避险的所有村民顺利通过这条“生命通道”撤至山下。

也就在此时,为迅速抢通与外界联系的便道,来自永富乡各个村的民兵应急分队也迅速行动,在已被洪水和泥石流冲毁覆盖的公路上,在乱石和湍急的河水中,利用沿途被冲毁房屋的木材搭起了一个个简易便桥。

下午3时许,就在民兵应急分队和村民们再次加固便桥时,村民王亮荣也带着11名村民组成的供水抢通分队,扛着此前存放在该组的近400米水管出发了。他们的任务是沿途排查并更换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水管,经过近4个小时的连续作业,中岗村12组临时安置点终于有了安全的饮用水供应。

下午5时许,两天来让所有人感到最为欣慰的消息传来,永富乡受灾的数百名村民,因及时提前撤离无一人伤亡。

互帮互助

让受灾村民有房住有热饭吃

王祖琼是家住永富乡中岗村12组的一位村民。

因地势相对较高,王祖琼的家在此次泥石流中幸免于难。眼见不少村民在泥石流中房屋尽毁,这位普通的农村女性在接到庙子岗避险村民即将下山,急需解决吃饭问题的任务后,立即与几家农户一起,拿出家中的大米、蔬菜、猪肉,烧上柴火为大家做早饭。

面对此情此景,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,想着已在泥石流和洪水中被摧毁的家,刚刚经历了一夜惊魂的村民代银芳留下了激动的泪水,“有村民的互帮互助,有党和政府的关心,我们一定能渡过这最艰难的时刻。”代银芳说,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抢通道路,清除淤石,重建新家园。

相似的事例还有很多,村民王亮荣及周边4家农户成为了此次中岗村12组的临时安置点。面对不断前来的村民,他不仅拿出自家粮食为村民解决了吃饭问题,而且腾出了楼上楼下10多个房间作为避险村民们的临时住处。

“相对其他失去房屋的村民来说,我是幸运的,我也愿意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”王亮荣说,家里的粮食还够吃上好几天,坚持到公路打通肯定没问题。